2025年2月22日,古代文学教研室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青飞副教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传达了院系领导在新的一年的工作理念与思路,结合古代文学的专业特性围绕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活动和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经典作品的讲授,相对减少文学史知识在课堂教授中所占的比重,将课堂作品讲授与课下文学史阅读形成合力,提升同学们的古代文学掌握水平。王渭清副教授建议,课堂作业要灵活,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姚军副教授对课堂作业的布置、批改提供了个人的操作经验。高赟博士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体会和经验,建议加大对学生的背诵要求。古代文学教研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课堂上对经典作品讲透讲深的授课模式,这一模式既对教师的授课、备课提出了挑战,也是我们应对新技术大变革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加强内功训练的“坚守”。
围绕学生的实践活动,会议提出要进行因地制宜的“在地化”思考,要在“自己的园地”上,努力耕耘,精耕细作,作“专家型”的教师。要在多开展活动之余,要坚守自己的专业,寻找有生长点的学术课题,为院系的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大家认为,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要坚持书本阅读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走出课堂去阅读“另一本大书”。段永强老师建议开展周边的陆游与大散关、苏东坡与凤翔的实践文化活动。刘冰欣博士建议继续看展诗词诵写讲的活动,通过学生大量的背诵、鉴赏与讲解活动。张青飞副教授建议开展“背诵—写作(文字鉴赏)——讲解(视频)”三位一体的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古代文化素养。王晓玲副教授分享了自己专门研究《史记》的心得体会,赵保胜博士分享了自己研读杜甫的心得体会。
最后,会议就课程思政的持续深化建设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就下一步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初步沟通。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本次会议提出了古代文学教研室本学期的工作核心: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课堂围绕经典作品讲授和高层次科研工作,会议必将大力推动古代文学专业的发展。(古代文学教研室 文/张青飞 审核/孙立)